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是有點遲,但依然想寫。

十年磨一劍,花了許多年終於完成這部電影,以為是一貫的晦暗難明,原來是這些年來拍得最明白的王家衛電影!

我很喜歡電影的對白,是金句電影。

「功夫得兩個字,一橫、一直,企得返喺度嗰個先係啱。」

「人活一世,有些人成了面子,有些人成了裡子,都是時勢使然。」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學武有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從此,我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

沒有「一個打十個」的耀武揚威,葉問的故事沒有民族英雄的光環,電影說的是各人面對國仇家恨的際遇及選擇。葉問家境富裕,武功了得,也躲不過二戰對他的命運的洗劫,窮困潦倒,為生活逃到香港開班授徒。宮二為父報仇,不惜立下重誓,犧牲自己,活在過去。

或者,成就葉問作為一代宗師的,不過是歷史的偶然。沒有戰爭,就不會窮途末路,未到絕路,也不會到香港靠教人習武謀生。一代宗師,其實都係搵食啫。

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故事少不免有多少唏噓。

王家衛電影的愛情總有遺憾。葉問和宮二不打不相識,但亦僅此而已。是午夜夢迴,會想念的人。

葉問以為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也不一定。

電影其中一段最令人動容也被人討論得最多的是宮二在香港重遇葉問時說:

「我心裡有過你。」

宮二這番「表白」說來一派雲淡風輕,往事如煙的樣子,實在耐人尋味。撇開總總這番遲來表白的動機猜測,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覺得,但我真的覺得把話說明白了很勇敢!尤其是當你知道根本沒有任何機會沒有任何結果唯有淚千行的那種苦戀講來都無謂的時候。何苦。



當然,精彩的地方很多,但唔知做乜的地方也一樣多。

趙本山小沈陽張震的出現都沒頭沒腦,牛頭唔搭馬咀,把他們的戲份剪掉都無損故事完整。真替張震不值,可有可無的戲份,浪費了他練就的武功及一張俊臉。

撇除不明就裡的部份,一代宗師比我預期的好看。美不勝收的鏡頭,實在賞心悅目。



P.S. 幸好,趙本山飾演宮寶森的師兄那一部分,後來看了張大春的文章,填補了那片空白,明白了當時的背景,知道他為甚麼要說面子裡子了。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痛快日記

More about 痛快日記

是nutcracker推介的。

蔡康永,也就是康熙來了那個節目主持。從來都很少看這些節目。

又在nutcracker的推介下,我看了李敖去年上康熙節目那一集。聽完李敖的點評,看完書,的確覺得蔡康永在節目打哈哈真浪費,明明書寫得那麼好。


「可是武松被當成英雄。

「第一因為他有義氣,第二因為他有力氣。

「武松為了報答把他帶大的哥哥武大郎,殺了搞外遇的嫂嫂、再殺嫂嫂的乾媽、再殺嫂嫂的情人。這是他的義氣。

......

「小時候的我,卻對武松很冷淡,沒有太大的崇拜。

「為什麼不崇拜武松?

「因為,說穿了,武松鬧了半天,宰殺了幾個人,都是他『自己家裡的事』。

「他做的事,犯的罪,都只上得了『社會版』而已。」


一段談水滸傳人物的短評,多麼有見地。


蔡康永和白先勇的背景相近,都是隨國民黨逃離大陸的一批,只是二人相隔了一代。白先勇至少是最後的貴族,嚐過富裕的滋味。蔡康永則從來沒體驗過在大陸時的富裕生活。但畢竟是生於沒落貴族的世家子,看他寫小時候的幾篇,他的敏銳細膩很早就已經使他成長世故了,亦自然產生了有別於其他人看世界的系統。

而他的觀點想法總是很有趣,即使有點感傷。


蔡康永說他自小不習慣被人問「這有甚麼用?」我問nutcracker,你小時候最討厭人問你甚麼問題。他答最討厭大人問「你鍾唔鍾意我呀?」我笑了,的確是很蠢的問題。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蔡國強的火藥藝術



看火藥引爆,竟覺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我甚至覺得用這樣方式表現藝術很浪漫。火光明滅,剎那永恒。乍看以為只是表演藝術,放個煙火把東西爆破煙霧彌漫以場面撼動讓人心滿意足的那種。蔡國強沒有把引爆這動作停留於表演,他在火燒過後殘留的碎屑再作二次創作,把表演藝術轉化成視覺藝術。火舌走過的軌跡,有原始的味道,有種獨特的質感。蔡國強的作品,的確讓人印象深刻。

蔡國強作品多,而且是跨媒體,跨界別的。原來北京奧運開幕那個大腳印邁步去紫禁城那場煙花效果就是蔡國強和張藝謀設計的,算是最為人熟悉的作品。他也曾跟林懷民合作設計一場舞蹈<<捕風捉影>>。

看他的文字, 是少有在藝術家身上能找到理性的,明明白白的文字。有創意,又能清楚地以文字表達自己的意念的藝術家,難怪吃得開。


蔡國強個人網站
蔡國強泡美術館-台灣個人展覽 (2009-2010)


KPCB Internet Trends 2012

KPCB Internet Trends 2012

這幾年來,網絡應用及 go mobile 的趨勢強得沒法擋。
甚麼都來得很快,慢一點亦是阻住地球轉。今日生金蛋,慢了,明日金蛋已變石頭,像 nokia。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More about 我問人

最近讀了這本甘國亮的<<我問人:人問我>>。

其中,張曼玉問他:眾所周知你是一個注重外表的才子,倘若有一天你要出席一個盛大的場合,只有一個鐘頭準備,但另一方面出門前必須趕好一份稿子,你會怎樣做?

我喜歡甘國亮的答案。

「趁機在這裡先為自己辯護,我裝身極快,寫作極慢,憑表面印象下注,會令人家輸到傾袋。」

......

「顧影自戀,才是人類不能擺脫鏡子和家門的大條道理。如果要跟這樣的一個人共同生活,每天都要準備消磨四隻用來開齋的影碟。

「製造文字是我的弱項,運用的光陰太過不成比例,如果引用剛才的例子,最好伴個喜歡日夜搔首弄姿的同居,他有他又著又除,我有我寫來寫去,不約而同,嫌大把日子。

「然而,這麼吃力的一件事,動用的時間已足夠令另外的那個甘國亮在另外一個世界蹓躂了一整天回來。這個甘國亮還在一筆一筆擁抱著鍵盤、手寫板,在幻想獨處的藝術,寫下媲美大文豪托爾斯泰善用令大家要吸一口氣才能讀完的長句。我還是很愛惜這麼重視反思和承諾的過程。」



嗯,我出門前總咪咪麼麼,倒沒有又除又著,不過就踱來踱去,已著上襯衣就是找不到想襯的那條裙子,不情願就此罷休,翻衣倒箱的沒完沒了。多得甘生提醒,自知沒有大把日子,引以為戒,切記會爽手些。

反省完了。其實我想說甘生這本書沒有很好看,不過是專欄結集,甘國亮問了名人朋友數十,要他們出題甘國亮答。當中語意不詳的佔大多數,沒有故事背景,不懂 context,只有當事人最清楚,不會看得很暢快。但,甘國亮的文字實在很細膩,每有言外之音,再平凡的事,他誓不入康莊大道,無論如何亦要轉個彎,雕個花,扭扭擰擰。說是別出心裁也不為過。就算有太多不明就裡,就因其文字,我還是覺得值得一看。

說到底,我越來越想看看甘生的陳年經典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wake the fuck up


返工日的朝早所面對的必要罪惡...
或者掛這字在床尾, 半睡半醒間初睜眼一瞥, 說不定能使自己毅然爬起來


via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The Clock by Christian Marclay



Christian Marclay 憑著 The Clock 這電影藝術裝置獲時代週刊評為一百個最巨影響力人物的一員. 這作品已經是去年的事, 我是看了 Time 才知道的.

The Clock 名副其實是關於時間. 長24小時的電影, 是真正的 around the clock, 每分鐘都剪輯了不同電影那一分鐘的footage. 每分鐘都有屬於自己的電影時間. 而只要午夜開始放映, 電影的每一分鐘都是準確無誤的, 你進場看手錶是15:30, 電影亦然. 不難想像這是一個漫長艱巨的工程,  Marclay說足足用了2年的時間才剪輯完成!

看完這樣的電影描述, 會覺得搵鬼睇, 簡直浪費時間. 但這電影在英美畫廊展出時, 卻很多人慕名而至, 人龍很長. 究其原因, 在youtube找了些片段看, 的而且確會有種讓人想逐一分鐘看下去的衝動. 可能因為每一分鐘都有種新鮮感, 即使它們只是湊合著. 事情開始變得吊詭: 你在花時間看著時間流逝.

此刻, 我想起了阿飛正傳的經典一分鐘.

Nina Katchadourian


Seat Assignment: Lavatory Self-Portraits in the Flemish Style

Nina Katchadourian利用搭長途機多得無聊的時間在機上廁所就地取材用廁紙用手提電話拍攝一系列的 Flemish portraits. 姿勢表情作撞得得, 很有趣! 不得不佩服藝術家精力過人, 搭長途機我只顧倒頭大睡, 去廁所是必要的罪惡, 廁所又窄又小又污糟, 難為你有這個閒情做咁多嘢. 是忽發奇想的最佳示範!


這個更用上了頸枕!



Geometric Porn
















幾何A片! 初時看下面那幅圖都不知自己在看甚麼.
要看youtube才明白. 或者閣下道行夠, 一早就明!

嘩. 原來有tshirt賣, 但一早售磬. 



via 放泥就可